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旅游美食 > 正文
    购物车
    0

    隆回七江镇来源于一段古老的记忆

    信息发布者:三农随影
    2022-02-19 17:33:55    来源:来源|七江微讯   转载

    七江七章


    兰草田前,水打黄泥(金)流十里;

    桃花坪上,火烧红(桐)木映千谷。



    20世纪80年代发表过的这副隆回地名趣对,其落脚点就是我们七江。上联中的水打铺、十里山与下联中的千谷坳三地,便是隆回南来北往绕也绕不过,躲也躲不开的南北要冲。由此可见位于隆回腹地偏北的七江乡,在隆回地理位置是多么的举足轻重。

    七江,原属六都寨区,1995年撤区并乡时由原七江、鸟树下和建华(十里山)三个乡的39个行政村以及原农科所组成,所辖之地正是原“隆回八都”中第四都的全部,因此,七江习惯上被称之为“四都”。
    图片


    之一


    七江的由来,源起于从望云山飘然而来、贯穿境内与省道S219并行的七水江。


    相传很久以前,在七水江河畔,有一对恩爱夫妻,丈夫身患重病,凡间医药都已用尽,还是没有好转的迹象。为了医治丈夫的疾病,妻子爬遍周围耳闻有神仙出没的山山水水,只想为丈夫求得一副仙药。她历经千般磨难万般艰辛,找到了“竹林寺”的山门,在门外跪求了七天七夜,终于感动了竹林寺的一位高僧。当看着这位高僧把“仙药”喂入丈夫的口中时,这位心力耗尽、油尽灯枯的女子也终于倒下了。丈夫醒来时,看到的却不是妻子熟悉的笑容,而是爱妻的遗体,他伤心至极,抱着爱妻投入了七水江中。

    在故事里,离开的人并没有远去,而是和我们生活到了一起。乡亲们为了纪念这对恩爱夫妻,将这条河改名为“妻江”,后来逐渐演变为“七江”。浅浅的流水轻唰着故事中的悲伤,只留下坚贞的爱情如无数的沙砾,任五万多七江人在岁月中淘洗。


    也有人说七江来源于“麻罗七姊妹”,传说七位天仙女见这里青山环抱,物产丰盈,活脱脱一个“聚宝盆”,加上七条小溪流潺潺汇入同一条江,便相约各占一溪在这里体验下人间的生活……遂得名七江。


    故事只是故事,传说终归传说,但却承载了人们太多的善良和梦想。一水清纯的诗意,染透七江两岸的寥阔沃野,浸着青山绿水间的青瓦红墙。也许只有那静静流淌的七水江才知晓过去所发生的点点滴滴。


    之二


    七江位于隆回第一名山——望云山脚下。在天空晴朗的日子里,站在望云山顶往南俯瞰,你看到的是一个“四面环山,一水穿境,东高西低中间凹;南有隘北有岭,东西各有一个界”的大盆地七江尽收眼底。发源于望云山麓的七水江,使这一方土地多了几分灵性,多了几许韵味。1956年,湖南辰水水土保持站就建在七水江畔的鸟树下。如果读过本土第一位诗人胡光曙的那首《七水江,我的母亲》与六都女婿、制片人、小说家叶牮的那部获奖小说《鸟树下》,你就能加深对七江这片土地的了解与热爱。


    图片


    七水江南去,省道S219蜿蜒北上,被公路和七水江串起的十里山、水打铺、石背、鸟树下等集镇,形状像极了一把饱满的弯弓。S219就是这把弯弓的“弓”,七水江则是这把弯弓的“弦”,“弦”和“弓”是七江的水陆出口,把丰美的物资输往四面八方。


    省道S219在七江旁逸出一根枝条,直向高平、新邵、冷水江。七江也就成了隆回通往北面与东北向的重要交通枢纽,更成了自古以来的兵家必争之地。境内的鸟树下从前是古驿道上的一个重要驿站,古时用来屯兵的“堡”就设在那里。


    明朝万历四年(1576年)建立的白水堡,是今隆回境内的第一个堡。1935年贺龙的红二方面军就是从北面三都羊古坳进入四都开向六都寨的。1945年湘西会战中的“马鞍界、鸟树下战斗”与“罗洪界阻击战大捷”就发生在七江乡的东面与西面。虽战火早已烟消云散,但那首传唱四方的歌谣仍在流传:“……领头大哥刘二叔,血气方刚好威武;组织人马八十五,藏在界上打埋伏。当时正是四月天,鬼子进了伏击圈;两边山上弹如雨,武器枪支叫九股,硝药瓷瓦加砂土,打得鬼子自剖肚。二叔大喊一声杀,人人犹如下山虎,锄头钉耙马叶子,好比快刀切豆腐,当时打死八十多,九十七人当俘虏……”


    之三


    位于十里山和鸟树下之间的万顷良田,被称为“七江小平原”,是县内四大田垅之一。在这块风水宝地,视野开阔、风景秀美,远远望去,广阔平整的良田如同一幅锦绣铺在七江的腹地。


    在这个隆回县现代化设施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占地面积1000余亩的富硒葡萄园,强大的绿色韵味直泌心脾,眼中跳动的光色,沉甸甸的果实,总让人有打快朵颐的欲望,有种吟诗作对的冲动。想来七江的画家群有空就会在这张农业名片上吮墨舔豪,绣闼雕甍。1987年,隆回县能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现代民间绘画之乡”,七江画家群功不可没。随便例举几个,皆是星光灿烂,如萧祝善、萧刚善、欧阳建华、欧阳可人、王祝光、刘述良、胡钢牛等,都有作品获过奖,或出国展览或被中国民间博物馆、中国美术馆收藏。


    如今,七江的农业名片上添了“玉竹”,多了金银花的金翠蕾和银翠蕾。只是工业名片上,七江的陶瓷、鞭炮,建华的烟花仍旧是淡淡的一抹铅痕,而在清末长日铅锌公司开采铅锌矿的地方,因为资源采尽仅仅留下银坑山、铅锌村这两个名字了。


    就像生命里故乡是永远的挂念,七水江畔永恒的风景还是一望无垠的稻浪。收获的季节,可以像一株葡萄一样坐下来,看看忙于生活的蜜蜂,听听颗粒归仓的微笑。


    之四


    正月里来陪新客,家家户户传佳话。

    四冷四热酥酥暖,八大八小顶呱呱。

    甜酒老酒一齐上,醉得新客满地爬。


    冬天是农闲的季节,到七江来做客,你会感受到七江独特的民风。

    一是陪新客。在七江,女婿女儿婚后第一年的拜年叫做拜新年,女婿叫新客。拜新年,陪新客,酒席上的礼数和套路是很有很讲究的。整个酒席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接风,喝的是上等的好茶以及酒酿蛋,桌上摆放着十个造型漂亮的碟子,其中四个冷碟四个荤碟两个糖果碟,但那荤碟一般只是摆着好看的,是酒席撤了以后用来打发新客的。接下来就是喝酒阶段了,这阶段对菜很有讲究,一般都是双份,而且多是对称摆放,这样可以方便八仙桌上的各方客人都能夹到菜。菜品一般都是腊、鲜、荤、蔬相搭配,碗数至少有十六个,但不管怎样,东坡肉、鸡、鱼三牲是必不可少的。酒很少用瓶装,大多是用锡壶烫得滚热的米酒,那酒喝起来口感好,但后劲十足,不懂其酒性的人是很容易喝醉的。


    图片


    二是“炭花舞”。七江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炭花舞”,是一朵美丽的民间艺术奇葩。炭花舞一般由两人表演,元宵灯会时在龙灯前开道,炭花用“枞树膏”或栗树皮作燃料,装入用铁丝编成的小网笼中,再用棕绳将铁丝笼系于竹杆上端,点燃后,甩动灯笼翩翩起舞。由于其独特的艺术价值,随着中央电视台的关注与报道,不久的将来,养在深闺人未识的“炭花舞”,将随着七江流水,舞向世界,舞向未来。


    图片


    七江的送财神、唱土地、滚狮子等民间文艺活动也有声有色、有板有眼,名声最响的当数千古坳的舞龙灯。荣获“湖南省群众文化艺术之乡”称号的七江,不是浪得虚名,印证的恰是七江深厚的艺术底蕴。


    之五


    其实,七水江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就声名省内外了。遥想当年,一本《建华少儿成长的故事》激励了多少三湘儿女积极奋进,直到今天,一批在《建华少儿成长的故事》影响下成才的人还对于这本书津津乐道;一座“建华少儿活动中心”吸引了多少四海宾客参观学习;一个山村残疾教师照亮了多少七江骄子的人生道路。他就是全国劳模、党的十五大代表欧阳恩成。


    就是这个14岁当义务扫盲班的教员,在三尺讲台辛勤耕耘了48年的人,在时任学区主任欧阳以胜的支持下,从1990年开始,以“愚公移山”和“武训讨学钱”的精神,凭借一双双草鞋,从隆回跑到邵阳、长沙,直至京城,南下北上数十年募集到了四百多万元资金,创建了一座建筑面积2600多平方米的建华少儿活动中心。就是这个把小事做成大事的人,让建华少儿活动中心成为湖南省第一个农村图书馆、全国第一个“跨世纪雏鹰达标基地”、全国第一个乡村综合性思想文化教育阵地。包括中央省市级领导、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都曾为建华少儿活动中心题词,写下的不仅仅是对祖国下一代的关心,也成就了全国农村独一无二的书法艺术宝库。


    为了山里孩子健康成长,欧阳恩成用自己“残损的手掌”,托起十里山的“个十百千万”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用自己满腔的热情和无私的关爱,浇灌孩子们的梦想,呵护孩子们的成长!如今,建华少儿活动中心还建起了五园一台、四校一馆,创办了《辰河少年报》,成为山区孩子课外学习和生活的乐园。从这里走出了近2000名“中国好少年”“中国好儿童”“全国少先队好队长”“雏鹰标兵”。20世纪90年代初期,隆回学子的偶像、助人为乐的欧阳志红就是当时影响全国的雷锋式好少年。2006年,毕业于隆回二中的欧阳恩林由于出色的奥赛成绩保送进入清华大学,成为隆回家喻户晓的人物。


    从这里走出的孩子们,对于那本书,对于那座活动中心,对于那个还在奔波的老师,无论给予多少赞美和荣誉,也抵不上他们在各自人生中的意义。


    之六


    七江是一片人才辈出的沃土。从这里不仅走出了许多党政领导、学术和商界名人,还有艺术家、中医名家,如世界著名心理学家、科学家刘范,中国政法大学原党委副书记欧阳本先,国家电网总顾问刘本粹,解放军302医院大校级护士长王龙英,湖南省委党史办原副主任欧阳楚龙,全国人大代表、民营企业家刘期武,博士生导师刘仁文、黄亿华、奉公、欧阳恩良,作家胡光曙、李丽明,书法艺术家刘小溪,纵横非洲科特迪瓦、马里的华商欧阳日坪,中汇道明集团董事局主席欧阳晴,在贵州经商的肖升干、肖升健兄弟,荣获邵阳市十大杰出青年的青年企业家欧阳毅……。


    在七江,还有两位闻名遐迩的中医不能不提,一位是外科骨伤科医师刘继堂,一位是内科中医欧阳秋浦,一外一内,堪称佳话。两位中医不仅医术高明,而且医德高尚。年长6岁的刘继堂是我国著名中医外科专家、隆回县中医院创史人。他以其独特的医疗手法创造了传奇,也创造了隆回中医院的辉煌。他以治疗跌打损伤、无名肿毒见长。行医60余年,临床经验丰富,他的接骨方法是“一擦、二端、三提、四扯、五听、六摆、七看”。他配制的芙蓉膏、接骨膏、化核膏、汤水膏、三黄膏等广泛应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先后授徒12人,拜师参教徒10余人,都在县内各医疗单位成长为骨干。生于1914年的欧阳秋浦,幼时从乡儒读经史、善诗文、工书法,博览历代医学名著,从临床中取诸家之长,而立之年便扬名乡里,四十岁出头便是省内名老中医,擅长妇科、肝病、瘟病等疑难杂症,著有民间验方、秘方二集。为师重德,从医重仁。两位差不多同时代的著名中医,虽已故多年,但他们的医术与“穷人治病,富人出钱”的故事至今传为美谈,依然在七水江畔潺潺流淌。


    之七


    七水江长,再长长不过回家的脚板;七水江浅,再浅也能藏匿无数个思乡的梦漪。只是有人说过,梦里出现的人,醒来时就该去见他,生活就是这么简单。而在梦里出现的地方呢?是不是要等金六公路提质改造后才去,还是要等银北高速公路开通后再去?当然那时候的七江,一定比现在富足、漂亮。但那时的七江肯定不是每天晚上梦中的七江,梦中的七江是黑白的画,是让灵魂感到安慰的诗,是绕也绕不过,躲也躲不开的故乡。




    来源|七江微讯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打赏捐赠
    1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