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招商引资 > 正文
    购物车
    0

    新邵县雀塘再生资源产业园 打造全国再生资源示范园区

    信息发布者:三农随影
    2017-04-22 12:44:49    来源:互联网   转载

    新邵县雀塘再生资源产业园 打造全国再生资源示范园区

    邵阳新闻 2017-04-21 09:49新邵县雀塘再生资源产业园 打造全国再生资源示范园区

    雀塘再生资源产业园位于新邵县雀塘镇,近三年来先后签订6个招商协议,协议引资36.18亿元。其中与桑德集团签订项目占地一千亩,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投资15亿元的合作协议。一期10.5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已基本建成,计划于9月份运营。图为桑德集团一期建成的12栋厂房。童中涵 摄。

    邵阳新闻在线讯(记者 童中涵 通讯员 陈苗苗)4月17日,邵阳雀塘再生资源产业园工作人员正在对新邵雀塘镇80多家再生资源回收加工企业进行土地和建筑面积丈量,并将在7月份以前全部依法拆除。目前,雀塘再生资源产业园的“二纵二横”路网已竣工通车,一期投资2亿元新建的10.5万平方米标准厂房建设已基本完成,入驻企业已全部完成招商,将于9月份正式运营。这两个信号传递着同一个信息——邵阳雀塘再生资源产业园正迈着铿锵有力的脚步,向着全国再生资源示范园区阔步前行。

    把灰色GDP变成绿色GDP

    雀塘镇是湖南省著名的再生资源集散地,于上世纪80年代自发形成并发展壮大,已有三十多年历史,最鼎盛时期全镇共有废品回收企业200余家,年集散废旧塑料17万吨、废旧金属6万吨、废旧电器52万台、废纸及纸制品1万余吨。这些企业在资源回收利用、创造就业机会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少数以家庭作坊的形式生产作业的企业,废水等污染物超标排放,给当地及周边地区的环境安全埋下隐患。

    “这些黑作坊只要利益,废水,废气就地排放,造成附近植被无法存活。简易的钢架棚厂房也无法给工人提供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甚至有些医疗垃圾没经过处理就在当地加工,很不安全。”一位当地居民告诉记者,当时雀塘镇上的居民都不敢喝地下水,只能从外地买桶装水来喝。

    为改变这一现状,新邵县县委、县政府以壮士断腕的勇气和决心彻底治理雀塘镇再生资源产业污染环境问题,多次组织县环保、公安、经信、商务、电力等部门开展联合执法,对污染物排放不达标的企业采取了现场断电停产等处罚措施。但在利益的驱使下,仍有少数黑作坊顶风作案。

    为加快推进雀塘镇再生资源产业园区建设,引导环保达标企业早日入园,并将清洗、破碎、造粒等简单初级加工逐步向塑胶制品、产品设计开发等转型升级。2014年3月,新邵县委、县政府正式成立了新邵县雀塘综合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从经济开发区等单位抽调人员具体负责雀塘产业园的开发建设工作。经雀塘综合开发建设有限责任公司多方考察、洽谈,2015年6月新邵县人民政府择优与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签订了雀塘再生资源产业园整体开发建设合作协议。这个占地1000亩,总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总投资15亿元的项目,将秉承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依托当地产业基础和启迪桑德公司在再生资源领域的先进技术和运营实力,打造一个完整的再生资源产业链,通过产业升级提升新邵再生资源一体化水平。

    贯彻始终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

    作为一家A股上市企业,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选择投资新邵,正是看中了雀塘的产业基础和交通区位优势。“雀塘当地的小微企业,只要环保达标可抱团入园,为产业链上游初加工提供原料。同时,雀塘10分钟可驶达邵阳北高速入口,30分钟可到邵阳高铁北站,衡阳、常德、长沙在200公里以内,连接广西、贵州、广州的车程也在500公里左右。”启迪桑德环境资源股份有限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再生资源产业园还只是合作的第一步,下一步他们将围绕乡镇环卫一体化和垃圾焚烧发电,与新邵县县委、县政府开展深度合作。

    在园区定位方面,启迪桑德公司与新邵县县委、县政府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不谋而合,力争将雀塘再生资源产业园打造成全国再生资源示范园区;建设成再生类产品深加工核心基地;创建成互联网+示范项目。预计到2020年,可实现年产值50亿元,从业人员达到1.5万人。为实现这一目标,启迪桑德公司突出基础设施建设和标准厂房建设。其中,投资6200万元建成了荷叶塘路、企业路、阳光路、雀塘路一期,投入1500万元铺设管网。“比如说排水管道我们就分雨水、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入园企业的废水达到三级排放标准后,还要进污水处理厂统一处理最终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不仅仅是废水,我们这个产业园无论是废气还是粉尘都是要处理达标后才排放的。”邵阳桑德再生资源产业园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丑刚介绍,下一步将继续按照“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和低碳、节能环保”总要求,高标准建好雀塘再生资源产业园,在确保环境安全的前提下创造更大的循环经济效益。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